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嘉義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

列印時間:114.02.05 19:48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嘉義市政府辦理大型活動現場安全須知
公發布日: 民國 95 年 07 月 05 日
發文字號: 95年7月5日府授文推0950201415號
法規體系: 文化類
圖表附件:
法規功能按鈕區

嘉義市政府辦理大型活動現場安全須知
95年7月5日府授文推0950201415號函

一、嘉義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確保本府及所屬機關學校辦理文化、
    藝術、教育、體育、競技、育樂、 休閒、 慈善公益及民俗節慶等
    活動之安全及品質,特訂定本須知。


二、場地及使用器材之適當性及專業指導:
   (一)主辦單位選定之室內活動場地宜寬敞,並應依消防法規定設置
         消防安全設備。另室內逃生出口數及通道寬度,必須能使現場
         人員於五分鐘內疏散完畢。
   (二)室外活動之場地應選空曠、安全無虞之處所,除活動需要外,
         應選擇地勢平坦、地質堅硬且無塌陷之虞之場地。如場地靠近
         水邊,應置救生員,並有救生圈或救生艇備用;如搭設舞臺、
         看板、帳棚或其他設施,均應注意其結構之承重及安全係數,
         並事先檢查,確定其安全性。
   (三)活動使用之器材應依活動之性質由主辦單位及主管局、室會同
         專家慎選使用合格之標準器材。
   (四)完成場地選定、佈置並預備相關器材、工具等前置工作後,主
         辦單位或主管局、室應召集有關人員至場地會勘,模擬活動狀
         況,評估安全措施。並遴聘具有舉辦該項活動實際經驗之專業
         人員參與規劃,並於活動時擔任現場之指導。


三、交通管制:
   (一)活動現場如需使用道路,申請人應檢附集會遊行場所使用範圍
         圖(比例尺1/1000),向道路管理單位本府工務局提出申請,
         取得同意文件後,據以向所在地警察局轄區分局辦理申請,俟
         核准後併同交通維持計畫書送本府交通局審核。交通管制並應
         注意下列事項:
         1.交通管制設施:分向設施、漸變段長度、夜間警示燈號、改
           道預告牌面。
         2.行人安全:行人動線。
         3.公車:與公車業者協調公車路線調整、站位遷移事項。
         4.宣傳措施:利用各類媒體。
         5.規劃與導引汽、機車停車位置。
   (二)未使用道路且不需交通管制之大型活動,主辦單位應注意行人
         動線及散場之疏散。

四、人員動線及管制人數:
   (一)人員動線:
    1.主辦單位應對活動場所先期現場履勘,規劃人員進出之動線,必要
      時應派遣人員引導。
    2.規劃安全走廊或交通要道進出口,並明顯標記顯示,期使人員依序
      出入,避免造成意外。
    3.活動前應製作緊急疏散指示牌,並標示於適當地段位置,以利緊急
      疏散之實施。
    4.妥適規劃安全空間及管制路線避難處所,並由專人負責管制。
    5.依活動場所之空間,劃分若干方格,由主辦單位協調本市警察局指
      定分區指揮官與協調點,並由主要幹部在現場負責協調、管制。
    6.為使所有人員均能瞭解活動場所安全路線之使用,主辦單位得考慮
      於明顯處所設置大型電視或螢幕宣導,使其知悉進出路線,安全脫
      離現場。
   (二)管制人數:
   1.活動現場人數之多寡,應依現場之空間及避難處所等因素來決定。
   2.對參與活動之群眾,主辦單位應預先公告,嚴禁攜帶任何危險(爆
     裂)物品,必要時於安全門實施安檢工作。
   3.若現場發生狀況時,應依狀況縝密研判,並得實施現場封鎖與管制。


五、建管消防事前檢查及事中警戒:
 (一)主辦單位如需搭蓋臨時建物,應依「嘉義市臨時展演場所搭建臨
       時建築物管理作業程序」規定申請核准,始得動工;搭建完成後
       應經勘驗合格,取得臨時使用許可後始得使用。
 (二)主辦單位應針對活動性質及場地特性,預先蒐集有關活動可能發
       生之災害或意外事件之原因,並實地現場勘查,訂定安全防護計
       畫,其內容如下:
    1.自衛消防編組:將工作人員編組滅火班、通報班、避難引導班、
      安全防護班及救護班。
    2.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安全設備之維護管理。
    3.火災及其他災害發生時之滅火行動、應變措施、通報連絡及避難
      引導等。
    4.用火、用電之監督管理。
    5.防止縱火措施。
    6.場所之位置圖、逃生避難圖及平面圖。
    7.其他防災應變必要事項。
(三)依舉辦活動現場實際狀況,如有必要應預備救護器具及消防水帶
      、瞄子等滅火設備,但如使用大型音響等電子器材用具,並應隨
      時預置滅火器備用。


六、預防傷害設施及急救人員設備:
(一)預防傷害
    1.主辦單位應事先就性質特殊且需特殊體能狀況之活動篩選參加人
      員,選擇具適當之體能狀況者參加活動,以避免參加者於活動進
      行中因體能無法負荷造成意外事故。對何種體能不適參與何種活
      動,可事先洽詢相關專業人員,並公告周知參加者資格(如登載
      於報名單或海報及網路媒體等)。
    2.主辦單位必要時應於一個月前聯繫本市衛生局,請求協調救護工
      作。
(二)急救人員及設施
    1.活動主辦單位視現場評估結果需派醫護人力時,請洽本市衛生局
      協助。
    2.活動主辦單位應負責製作醫護告示牌,標明活動現場醫護站設置
      處。
    3.主辦單位負責規劃醫護站設置地點。醫護站場所宜設於安全、通
      風且陰涼處。


七、安全講解與訓練:
    主辦單位應對舉辦活動之內容、特性訂定安全須知,並於活動前召
    集工作人員辦理安全講習,講解活動各項目應注意之事項及有關各
    種災害或突發狀況之應變及處置措施,並事先於活動現場辦理實地
    演練。
 

八、現場保全:
    大型活動現場若有危及人民生命財產損失之狀況發生,為求現場跡
    證之完整,本市警察局應負責活動現場之蒐證、錄影、及時維安應
    變等工作;必要時架設影視傳送等系統,供指揮所下達決策。


九、考量活動性質及參加人員年齡、身體狀況並為特殊安排:
    (一)活動對象如為老、弱、身心障礙者,應依本府社會局之相關
          規定,事先考量無障礙設施及輔助器具如輪椅、助行器等之
          適當形式與數量,以及公廁設施之安排,活動場地應有防滑
          地磚、地毯、止滑墊等,並加強扶手、安全護欄等設施。
    (二)活動對象如因年齡、健康狀況需特別照顧者,應有家屬或服
          務人員陪同,必要時應以專責之方式照顧。針對行動不便之
          活動對象,應備有交通(復康巴士等)接送服務。
    (三)事先考量活動項目及內容性質,活動對象如為幼兒、失智老
          人及身心障礙者,應備有識別名牌,並建立緊急聯絡人資料
          ,以預防走失;加強服務人員之照顧及廣播、協尋服務。如
          活動對象為聽語障礙者時,並應有手語翻譯員,以便於溝通
          聯繫。
    (四)如遇有緊急事故發生時,應對兒童、老弱、身心障礙者等特
          殊對象優先協助疏散。


十、現場天候考量與抉擇:
    (一)如遇天然災害狀況發生時,活動是否舉行,主辦單位應參酌
          行政院訂頒之「天然災害發生時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要點」
          辦理。
    (二)活動前如預知有颱風警報、豪雨特報或不適舉辦之天候者,
          應視情形順延或取消。
十一、活動經費未達新台幣五百萬元時,得依活動實際情形參酌本須知
      辦理。


十二、本須知之權責分工表如附件。
 

資料來源:嘉義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