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嘉義市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校外教學活動實施要點
公發布日: 民國 96 年 10 月 04 日
修正日期: 民國 103 年 02 月 17 日
發文字號: 中華民國103年2月17日府教學字第1031502004號函修訂
法規體系: 教育類
法規功能按鈕區

嘉義市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校外教學活動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96年10月4日府教學字第0960080703號函頒實施
中華民國99年12月29日府教學字第0991513994號函修訂
中華民國102年3月21日府教學字第1021503489號函修訂
中華民國103年2月17日府教學字第1031502004號函修訂

一、嘉義市政府為促進本市公立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校外教學活動
    之實施,加    強校內教學與校外活動之聯繫,擴展學生學習
    領域,增加學習之經驗,整合學習之效果,特訂定本要點。
二、實施原則:
(一)安全第一:應注意交通工具、活動方式、教學場所、節令氣
                候、飲食衛生等公共安全,以確保活動圓滿達成
                。
(二)目標明確:校外教學活動應有明確之目標,並能將學習內容
                融入校外教學之學習活動中。
(三)計畫周延:舉辦校外教學活動應擬定具體之實施計畫,並切
                實執行。
(四)活動自主:校外教學活動之設計規劃與各項業務,基於教學
                活動規劃之專業考量,應由學校教師自行設計,
                必要時得邀請家長參與,共同研討,且不可強迫
                學生參加,未參與活動之學生,應妥善安排相關
                之學習活動。
三、實施類別:
(一)社區內之校外教學活動:教師配合課程需求,帶領學生到校
      外社區所做的教學活動。如社區步道、參觀訪問、戶外寫生
      …等,以半日為原則,實施前教師應向學校提出教學計畫或
      申請。
(二)其他主題性之校外教學活動:
      1.主題性校外教學活動:以特定學科或融匯學習領域之綜合
        性活動為主,並依活動內容提出教學計畫申請,班級數較
        多之學校得分學年分梯次辦理。
      2.實施時間:
        國小低、中年級及幼兒園以不超過一天為原則。
        國小高年級及國中以不超過三天為原則。
      3.實施時間達二天(含)以上者,行前須先報府備查,並知
        會駐區督學,督學並應掌握學校校外教學行程,如有事故
        應立即前往處理並通報市長、副市長、秘書長,做好督導
        與考核工作。
四、實施方式:
(一)學校校外教學活動以參觀、訪問、調查、交誼、鑑賞、寫生
      或其他戶外教學等方式實施之。
(二)校外教學活動地點以增進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配合課程妥
      適實施校外教學活動。
五、 交通工具: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使用交通工具,應依
     下列各項規定:
(一)租用車輛:
     1.租用車輛應選擇信譽良好、持有營業執照之公司行號,且
       以最近一期經監理單位檢驗合格者為限。雙方並應訂定契
       約,契約內容包括租車時間、行程、車資、約定之特殊事
       項、罰則,並應載明租用車輛之車號、公司營業執照及符
       合監理單位要求之安全設備。
     2.應要求租車公司辦理租用車輛之第三責任險及乘客險。
     3.應要求租車公司提供安全檢核表各項檢查事項,內含車輛
       、車齡、駕駛人駕照、行車執照、最近一期檢驗結果,於
       活動出發前,由校方人員確認並現場檢查安全門能否順利
       操作、滅火器之使用時限、車內有無安裝不妥之設施及易
       燃物品等,如有不符,應拒絕租用,並依契約罰則辦理。
     4.檢查事項及逃生演練應依教育部學校辦裡校外教學活動租
       用車輛應行注意事項附表二車輛安全檢查表及附表三遊覽
       車逃生演練流程圖辦理。
     5.應租用車齡五年以下較新之車輛為原則(以出廠日期至租
       用時間)、乘客定員、車號、行車執照、一年內之檢驗及
       保養紀錄。
     6.應約定特殊事項,調用其他租車公司之車輛時,應符合契
       約所要求之條件。
     7.租車公司應派遣素行良好、身體健康、持有大客車駕照之
       駕駛人員擔任駕駛。駕駛人於活動期間,不可有喝酒、賭
       博、熬夜之情況產生。
(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須搭乘政府核准經營之交通工具,並
      應注意其他安全之規定。
(三)搭乘交通工具之人數應遵守交通單位之規定。
(四)本點未盡事宜悉依據教育部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用車
      輛應行注意事項辦理。
六、活動經費運用:
(一)因活動需要向學生或家長收取費用時,應考量學生家長經
      濟負擔。承辦單位並應詳列經費明細表核實收費,經費收
      支應求合理、公開,並依會計程序及採購法相關法令辦理
      ,活動結束後應將收支情形公布,費用多退少補。
(二)保險費部分,依規定應為參加活動之學生、隨隊教職人員
      及家長投保旅遊平安保險;隨隊教職人員及家長之保費以
      自行負擔為原則。
(三)教學設計、場地勘查、資料準備等行政費用得由活動費用
      支出,但以不超過總費用之百分之十為原則。
(四)該校教職人員受指派擔任當次活動之工作人員,其各項費
      用(保險費除外)由本府或學校預算支應。
(五)前項所指本府補助經費係指參加本府所屬學校舉辦國民中
      學三年級及國民小學六年級校外教學之隨隊教職人員費用
      ,且同一個年級以補助一次為原則。
(七)前項本府補助學校校外教學之經費(除保險費外),以每位
      學生所支費用為單價,並乘以學校實際指派隨隊之教職人
      員數額(不得超過以下核定之額度),作為核定之經費。依
      據學校規模大小不一,核予各校隨隊教職人員分配數額如
      下:
    1.該年級班級數為1-5班之學校,除班級導師外,另核予隨隊
      教職人員至多3名。
    2.該年級班級數為6-10班之學校,除班級導師外,另核予隨
      隊教職人員至多4名。
    3.該年級班級數為11-20班之學校,除班級導師外,另核予隨
      隊教職人員至多5名。
    4.該年級班級數為21班以上之學校,除班級導師外,另核予
      隨隊教職人員至多6名。
七、其他注意事項:
(一)各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應以學校為訂定各項契約之主體,並
      以自行規劃辦理為原則,如須委外辦理時,以經政府立案合
      法旅行社為限,應依政府採購法及相關規定辦理採購,並依
      實際需要採用最適當的招、決標方式辦理招標作業。採購過
      程如須成立評選委員會應依採購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辦理,
      評選委員並應包含家長代表。採購作業之相關文件應留存備
      查。
(二)活動日期與地點的選擇應考量學生體能、節令氣候、交通狀
      況、路程遠近、環境衛生、公共安全及教學資源等事項,並
      應事先勘察教學活動地點、場所、路線、資源等。
(三)教師應就校外教學活動擬定實施計畫、編印校外教學學習手
      冊,並親自參與,必要時可邀請家長共同研討,切實做好各
      項準備工作。
(四)學校舉辦校外教學活動,應先查詢參觀機構當地之醫療服務
      及求救管道(電話、地址),如舉辦外縣市之校外教學活動
      ,原則上需有護理人員隨行,倘若人數不足,可商請有護理
      經驗、知識、專長資格的家長或志工協助,並應備妥急救藥
      品。
(五)校外教學活動應鼓勵家長參與或協助,如為學年性之參觀活
      動,並應由學校主任以上人員擔任領隊處理偶發事件,並應
      專人在校留守負責聯絡事宜。
(六)領隊、教師或協助人員應隨時掌握活動狀況,隨時清點人數
      ,遵守既定時間與行程。如臨時發生氣候變化、路況不良或
      其他事故,領隊應當機立斷妥善處理,以確保學童安全,並
      隨時留意學生身心狀況,保持高度敏銳,有效處理危險或偶
      發事件。
(七)活動方式以集體行動為限,如有部分時間自由活動,應以小
      組為單位,嚴禁單獨行動或擅自脫隊。學生分組應事先安排
      ,每班至少有一名應為教師,如為住宿活動,應酌增照護人
      員,照護人員可由學校加派相關人員或徵求家長協助擔任。
(八)注意車輛編組與管理,每車至少派遣一位教師擔任隨車領隊
      ,負責該車之安全與秩序維持,兩車以上應編成車隊(車號
      黏貼於明顯位置),並集體行動,不得脫隊,各車次必須建
      立師生名冊及緊急連絡人名冊,留存學校。
(九)出發前學生上車後,各車領隊應帶領學生實施逃生演練,須
      注意安全門之開啟、逃生動線及滅火器之取得與操作。
八、檢討與改進:
(一)學校實施校外教學活動,應於活動結束後,指導學生發表學
      習心得。
(二)學校實施校外教學活動結束後,各相關人員應詳細填載教學
      活動報告、經費收支結算表、及教學活動成果等,以備存查
      。
(三)在校外教學活動中表現優良之學生,應公開予以表揚,表現
      欠佳之學生,應酌予檢討並輔導。
(四)實施校外教學活動認真負責,績效良好之教師及輔導人員,
      由學校酌予獎勵;對於辦理不力、費用收支不明之教師及輔
      導人員應予糾正。